首页 资讯 > 正文

拉什迪的翅膀

2023-07-03 12:18:54 来源:个人图书馆-置身于宁静
Abdulrazak Gurnah

拉什迪的翅膀

作家萨尔曼·拉什迪(Salman Rushdie)本人比作品更有趣,或者说母鸡比鸡蛋风头更劲。我近日看了他的一本散文集《真相的语言》(Languages of Truth), 对这位作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这位作家原本是印度人,生于克什米尔一个伊斯兰教家庭。父亲毕业于剑桥大学,先做律师后经商,家族中还有人在巴基斯坦担任高官。拉什迪属妥妥的富二代。他后来成长于英国,就读于剑桥大学,成名后被英国女王封爵。在2000年后,他多半时间在美国,成为印度、英国和美国作家三栖作家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惹祸的拉什迪

拉什迪1981年创作的《午夜的孩子》,获得了布克奖。本来,他可以在纯文学作家的道路上一路狂奔。可是他1988年写了部《撒旦诗篇》,被理解为侮辱穆斯林先知,引起全世界各地的抗议。他本人多次收到死亡威胁。1989年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更是直接下达了追杀令(fatwā),此事导致英国和伊朗断交。这是国际新闻中的大事件,我们这一代人多半记得。一提到拉什迪,估计60和70后的人都会联想到《撒旦诗篇》。

伊朗虽然判了他死刑,但存在一个执行难的问题。一旦他真被干掉,伊朗有限的国际空间会更为狭窄,伊朗估计也不敢轻举妄动。这位仁兄就算是在他人手里死于非命,大家也会把账算到伊朗头上。如此一来,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。平常拉什迪生活颇为高调,去大庭广众看球,出席各种盛会,包括大学毕业典礼。他娶过四任妻子。在被世界各地被追杀的人中,他的生活应该是最滋润最高调的。追杀令下达多年后,赏金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所增加,现已通货膨胀到330万美元了。他仍活得好好的。唯一有记录的真实暗杀发生于暗杀令下达当年:一位刺客试图用图书模样的炸弹炸死他。炸弹提前爆炸,拉什迪没事,杀手自己炸死了,死后被追授刺杀叛教的烈士称号,老母亲受邀移居伊朗。此事颇有讽刺性:写书的拉什迪被刺杀而幸存,制作炸弹的人,被自己制作的图书炸弹炸死。图书干涉人类事务一般潜移默化,看来偶尔也有亲自动手的。

2020年,拉什迪在美国染上了新冠肺炎,一病半个多月。几百万的暗杀赏金,差点给新冠病毒领了。

叛逆的拉什迪

拉什迪因作品得罪伊斯兰教徒惹祸,不过即便在他人看来,他的言论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,几近离经叛道。他若活在苏格拉底时代,没准也会因蛊惑青少年的罪名被赐死。此书中收入他两篇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。在埃默里大学(Emory University)的毕业典礼上,他鼓励大学生“怀疑一切。不要对任何事想当然。跟现有观点争辩。不值得尊重的一切不要假装尊重。想到什么说什么。不要自我审查。要用足自己的想象力。”这一连串是套话,但在质疑权威方面如突突响的机关枪。拉什迪口气狂傲:“不要活得渺小,要活得比生活更浩大。”在给诺瓦东南大学(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)的毕业典礼上,他要大学生消解权威的力量。“不要追随领头者。而是去找在行军中没有保持队列整齐的怪人。”一位曾经因步伐不整齐划一,在大一军训中被赶出去的怪人看到这句话老泪纵横。

这本杂文集中,他居然有一章歌颂“七宗罪”之一的懒惰(Sloth)。博览群书的他旁征博引,从《万有引力之虹》中的人物,到莎士比亚笔下行动迟缓的哈姆雷特,到吸鸦片的托马斯·德·昆西(Thomas de Quincey), 他再现了一批不思进取、不肯起床的懒汉的群像。“有比七宗罪更糟糕的罪。顽固高居榜首。”这文章可别给躺平主义者看到,否则又有了新的理论依据。

作家拉什迪

拉什迪这本书,值得作家和预备役作家们去看看。拉什迪现在可以做专职作家,但是还在年轻时候,他也有过犹豫。剑桥毕业后,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广告人。广告人可以给他带来更为丰厚、更有保障的收入,但他考虑良久,还是放弃诱惑,坚持只做兼职,一次次放弃了全职做广告赚大钱的机会。否则,世界上少了个伟大作家,多了个生活优裕的广告人。他总在想自己活到五十多岁的时候,回头再看自己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。留下几则流行广告语很不过瘾。他想要不当演员,要不当作家。他爸爸总是当心他没有一个饭碗。“我跟朋友怎么交代你?”写下《撒旦诗篇》等著作成名之后,他说他给他父亲有答案了 —— 应该说他说自己是作家没问题了。

作为作家的拉什迪勤奋努力。这本书里有不少是他的文学讲稿,包括他对贝克特、塞万提斯、莎士比亚、哈罗德·品特等作家的评价,读来收获颇丰。在写作生涯的习惯和仪式、风险和快乐上,此书都让人有所得到。疫情期间,别人总以为作家困在家里是写作好机会,他反倒说自己写不出来, 看来生活的烟熏火燎,对作家必不可少,连被追杀的作家也不例外。

他对作家的评价,也多有独到见解。例如贝克特写《等待戈多》,一开始是用他的外语法语来写的,后来翻译成了英语。当时有批评家认为他是用两种语言把“什么也没发生”的故事写了两遍。此剧上演后异常火爆,原作成为荒诞派经典。贝克特为什么先用自己用起来有些生硬的外语法语去写?拉什迪说这么做,是为了增加写作中文字的“蓄意”。用外文写更容易字斟句酌。这给了外语写作信心不足的人一些新的启发了。

拉什迪身上,有着英国精英阶层的那种傲慢,也有后殖民主义作家的跨境反省。作为移民作家,他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,汲取了丰富的养分。他可以和石黑一雄、奈保尔、康纳德并列,雄踞英国一流移民作家之列。可惜他话题多,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。拉什迪在英国文坛地位很高,属在世最优秀的英语作家之一。他对于讲故事,尤其是东方玄幻故事以及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,颇为钟情。他把东方的诡异故事,和西方的写作技艺,完美结合了起来。

有的作家自称不读书,如奈保尔。有人曾经在采访中问奈保尔看什么书。奈保尔说他是作家,又不是读者。谁知道他们背后如何,真看还是真不看。帕慕克、博尔赫斯、拉什迪等人则都是学者型作家,饱读诗书。拉什迪说他扑进书店时,就好比饿汉见到了酒肉。影响了拉什迪的作家很多,从早年的安徒生,莎士比亚,到后来的品钦、博尔赫斯、贝克特、品特。他书房的门上是个莎士比亚的肖像,他每次进书房自己先敲门,然后放自己进去,仪式感满满。

公知拉什迪

拉什迪积极在公共事务上发声,有非凡的道德和社会勇气。他沿袭阿瑟·米勒等社会问题作家的传统,通过国际笔会对社会问题和作家遭遇发声。他抨击宗教保守主义。书中甚至有一篇文章写本拉登的藏身之谜。他怀疑身材高大的本拉登不大可能在山洞中消失匿迹,暗示本拉登受到了巴基斯坦军方庇护。本拉登被杀死之前住的是一个豪华的别墅,和巴基斯坦最高军事学府阿伯塔巴德军事学院(有巴基斯坦的西点军校之誉)在同一条路上。本拉登住的屋子很大很豪华,却没有电话和互联网信号,如品特喜剧里的“沉默”一样,无声胜有声,迟早行踪暴露。这也是恐怖大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。拉什迪被追杀,但高调亮相,反而没事。

他在美国时,也直言不讳批评川普和他所代表的一切。对于美国的民粹主义,他希望人们重新强调个体自由。出身于喀什米尔穆斯林家庭的他,在离开伊斯兰教多年之后,对于集体和个人的选择,看法鲜明。在美国,“爱国主义”成了保守派和民粹主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。他引用E. M. 福斯特的话告诫大学生:“如果在背叛我的国家和背叛我的朋友之间做选择,我希望有勇气背叛国家。”在美国,他这么说不大政治正确。但一个人头被标了价的人,置之死地而后生,可能反不理睬这些了。

励志拉什迪

在回首自己写作生涯的时候,他要憧憬写作的人为梦想而冒险。他写的一切,对其他人也颇有励志作用。在回顾自己作家之路时,他写得鸡血四溅:“为了实现你的梦想,离开舒适、安全、自在、庇护的地方,飞向世界。飞起来,你会失去你的高度。有可能你会像一只渡渡鸟一样,重重跌落在冷漠而陌生的人群之中,你的梦想会成为噩梦。不过如果你运气好,决心大,你的梦想会再此出现。渐渐地,你发现你不再需要自己的卧室来保护自己,你会飞出窗外,并不感觉到危险。你不再跌落,不再失控。你在明净而托举的空气中飞升。你或许会翱翔高空。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翅膀,不管要花多久,不管失败多少次,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翅膀,你就会飞。”

即便对我们这种人到中年的人来说,拉什迪的话也让我为之一振,激发出中年危机出来了。是啊,我们是不是在安稳的生活里,温水煮青蛙地消耗余生?还要不要蹦跶一下,让翅膀打开,直到飞翔?

Rushdie, S. (2021). Languages of truth: Essays 2003-2020 (First edition). Random House.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